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重庆北碚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北碚肝病科医院logo 北碚肝病科医院 (北碚肝病科医院排名,北碚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北碚肝病科专科医院)

肝功能正常但是肝弥漫性损害怎么回事

2023-12-11 13:37:14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肝弥漫性损害一般指肝脏弥漫性损伤。通常情况下,肝功能正常但是肝脏弥漫性损伤是由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的。
1.脂肪肝:如果患者长期摄入过多热量或者体内的脂质代谢障碍,可能会引起脂肪肝的情况发生。此时会导致肝细胞内出现中度脂肪浸润的现象,在进行检查时会出现肝脏弥漫性损伤的情况发生。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分散片、洛伐他汀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酒精肝:若患者大量饮酒后会增加患酒精肝的风险,因为酒中含有大量的乙醇成分,进入体内之后需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当肝脏无法完全代谢时就会堆积在肝脏部位,从而对局部造成刺激引发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结缔组织增生,严重时会造成肝硬化的情况发生。因此建议患者应尽早戒酒,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谷胱甘肽片、硫普罗宁肠溶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3.药物性肝炎:若患者长期服药不当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如抗结核类药物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都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患病后会出现食欲减退、厌油、恶心等症状,并且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伤。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素胶囊等保护肝脏药物进行治疗。
4.自身免疫性肝病:多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有关,发病期间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以及尿色加深等。同时还会使机体产生针对肝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自身抗体,进而激活T细胞攻击肝细胞,最终导致肝损伤。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遗传代谢性疾病:比如α-半乳糖血症、高铜血症等疾病,均有可能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所以会引起上述情况。此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对因治疗。

2023-12-11

肝弥漫性损害一般指肝脏弥漫性损伤。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但存在肝脏弥漫性损伤的情况,则可能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的。
1.病毒性肝炎:患者受到病毒感染后可引发病毒性肝炎,在炎症刺激下会导致肝脏出现弥漫性损伤,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酒精性肝病:若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此类患者需要及时戒酒,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药物进行保肝降酶治疗。
3.药物性肝损伤:若长期服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因为不同类型的药物会对肝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建议患者在用药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4.脂肪肝:肥胖、饮食不当等因素容易诱发脂肪肝,使肝脏组织发生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上述情况。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控制饮食,适量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同时还要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5.自身免疫性肝炎:该疾病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以肝细胞和/或胆管病变为主的慢性肝病,其特征为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包括多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患者还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前往医院肝病科就诊并完善视诊、CT等检查查明原因。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023-12-18

肝弥漫性损害通常是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存在弥漫性的病变。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但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肝脏有弥漫性的病变,则可能是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
1.脂肪肝:患者长期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并且运动量较少,容易引起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堆积而形成脂肪肝。此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病变的情况,建议积极进行减肥,同时遵医嘱使用辛伐他汀片等药物治疗。
2.酒精性肝炎:由于大量饮酒使肝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出现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做影像学检查时会提示肝脏弥漫性改变。此类患者需要戒酒,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护肝片等药物辅助改善。
3.药物性肝损伤:若长期服药不当,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进而影响到肝脏的功能,甚至会造成肝细胞受损,最终引发上述情况。一般停用相关药物后即可逐渐恢复,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则需及时就医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4.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狼疮性肝炎,均可能造成肝脏弥漫性病变。针对这种情况应先明确病因并去除诱因,比如对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需要遵照医生指导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或者拉米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5.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α-地中海贫血、Wilson病(铜蓝蛋白缺乏症)等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此现象。其中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体内铜利用障碍,致使铜大量积聚于肝、脑等组织而致病;血色病则是指铁过载所致的一种或多种器官受累的慢性疾病;α-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为珠蛋白生成障碍;Wilson病即铜蓝蛋白缺乏症,是由于先天性金属硫蛋白缺乏所造成的铜转运障碍。对此类情况应及时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例如肝功、血脂、血糖、凝血功能、血常规、C-肽、彩超、CT等相关指标的检测来综合判断。另外,还需要排除是否存在其他原因,以免误诊或漏诊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2023-12-25

肝弥漫性损害通常指肝脏弥漫性损伤。肝功能正常但存在肝脏弥漫性损伤的情况,可能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的。
1.病毒性肝炎:常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厌食、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伴有肝大、触痛及叩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脂肪样变性和坏死,严重者甚至出现肝硬化和肝衰竭。此时应立即戒酒,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保护肝细胞膜、谷胱甘肽片促进肝细胞修复。
3.药物性肝损伤:若长期服用异烟肼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则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而造成肝脏损伤。一般停药后多数能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护肝片、联苯双酯滴丸等药物进行保肝降酶处理。
4.脂肪肝:多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如果未能及时去除病因并积极干预,也可导致上述情况。日常应注意合理膳食,适量增加跑步、游泳等运动量,以控制体重。
5.自身免疫性肝炎:本病主要由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共同引发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肝功持续异常,病情迁延不愈,最终进展至肝硬化和肝衰竭。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相关,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则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临床上常用索拉非尼片、仑伐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2024-01-08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肝血管瘤 慢性肝炎HBVdna HBV-DNA
专家团队更多
  • 陈椰亮 医师 陈椰亮 医师

    擅长:肝病,慢性乙肝,肝囊肿肝损伤,肝血管瘤,

  • 刘刚六 主治医生 刘刚六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HBVdna,HBV-DNAHBV抗体,HCV-RNA,

  • 徐静广 医师 徐静广 医师

    擅长:肝病,丙肝抗体,丙肝用药丙肝症状,丙型肝炎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