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海南陵水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陵水肝病科医院logo 陵水肝病科医院 (陵水肝病科医院排名,陵水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陵水肝病科专科医院)

慢性乙肝患者牙龈容易出血是什么情况

2023-11-26 04:26:58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其他疾病发生概率增加。如果出现牙龈易出血的情况,则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无关,可能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
1.Vitamin C缺乏: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物质代谢反应,如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若长期摄入维生素C不足可导致机体维生素C缺乏,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高,从而造成自发性鼻衄、齿龈出血和月经过多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C片剂,并且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猕猴桃、橙子等。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在内的急性炎症的统称,常表现为打喷嚏、流涕、鼻塞、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当病毒侵犯口腔时,可能会导致牙龈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牙龈出血的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降低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出血,如淤斑、紫癜、针尖大小的瘀斑及各种形式的内脏出血,也可伴有牙龈渗血、鼻出血、吐血、尿血、黑便等。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同时预防出血和并发症,对于存在明显出血倾向者,需遵医嘱应用人免疫球蛋白、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正常骨髓造血细胞被肿瘤细胞取代,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伴随一系列浸润征象,如牙龈增生、肿胀、溃烂,还可伴有发热、乏力、骨骼疼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用化疗结合靶向治疗、生物调节治疗等方式综合治疗,必要时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所致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其中重度贫血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力、心悸、气短等,而严重出血则可表现为牙龈渗血、鼻出血、呕血、拉黑便等。一旦确诊应立即去除致病因素,如避免接触辐射、化学毒物等,同时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改善贫血状态,必要时可采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
此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可能导致上述现象,通常是严重的感染、休克、大面积烧伤等因素诱发的一种异常凝血机制,会导致微循环内产生广泛的继发性纤维素沉积,进而引起广泛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栓塞和出血。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行针对性治疗。

2023-11-26

慢性乙型肝炎与牙龈出血没有必然联系。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所引起,也有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其他疾病所致。
1.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患者的肝脏受到病毒损伤后,肝细胞内胆碱酶分泌减少、门静脉压力增高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可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影响到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利用,从而造成全身各处都可能发生出血的症状,如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恩替卡韦胶囊、拉米夫定片等。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患者因细菌感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会因为炎症刺激而产生较多的痰液,导致咽喉部黏膜受损而出血,血液随痰液咳出表现为吐黑痰,并且伴有咳嗽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3.牙周炎:当患有牙周炎时,口腔卫生较差,食物残渣长期堆积于牙齿表面,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引发局部软组织发炎,形成脓肿,伴随有明显的疼痛感,还可能诱发周围组织红肿、溃破,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还会经常流口水、牙龈出血等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罗红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消炎处理,必要时需通过手术方法去除病灶。
4.高血压: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会并发高血压,血压升高会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者会出现脑出血等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尽量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病情加重。
5.贫血:若是慢性乙肝患者本身存在营养不良或者大出血等问题,则可能导致贫血的发生,致使体内血小板含量降低,就可能出现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对此应积极补充造血原料,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同时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此外,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导致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原因。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还要定期复查。

2023-12-03

慢性乙型肝炎与牙龈出血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慢性乙肝的病人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慢性乙肝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下降,也有可能是慢性乙肝合并其他疾病引起。
1.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等症状。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因为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或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影响到体内的凝血因子合成,使机体处于易出血的状态,此时就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
2.慢性乙肝合并其他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降低症,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液病,均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不要熬夜,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B超检查等项目,以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还要遵医嘱坚持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023-12-17

慢性乙型肝炎与牙龈出血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慢性乙肝的病人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慢性乙肝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所致,也有可能是慢性乙肝合并其他疾病引起。
1.慢性乙肝:因为慢性乙肝会导致患者的肝脏功能受到损伤,而肝脏能够产生凝血酶原,在肝脏内转化为有活性的凝血酶,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所以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就会使机体处于易出血的状态,从而可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慢性乙肝患者在发病期间伴有感冒等情况发生,则可能会因炎症刺激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引发牙龈出血的症状。建议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类药物。
3.高血压: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高血压病史,血压升高后就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脆性增加,进而诱发上述症状。此时需及时监测血压,并遵医嘱选择降压药治疗,如硝苯地平缓释片(Ⅰ)、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
4.糖尿病:若是慢性乙肝患者还患有糖尿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则会促进血管内的渗透性增强,致使组织液外渗增多,也可表现出此类现象。对此应遵医嘱应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格列美脲片等控制血糖。
5.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会引起全身脏器受累及损害,也会造成皮肤黏膜病变,包括口腔溃疡和牙龈糜烂等,甚至还会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此时可以配合医生采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是白血病等原因所引起,若长期未见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加重不适。

2023-12-24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乙肝两对半丙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
专家团队更多
  • 陈椰东 医师 陈椰东 医师

    擅长:肝病,肝区疼痛,肝腹水肝气郁结,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 刘刚哥 主治医生 刘刚哥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肝脓肿,肝炎后肝硬化,

  • 徐江龙 医师 徐江龙 医师

    擅长:肝病,酒精性肝病,老年人脂肪肝慢性乙肝,肝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