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辽宁大连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大连结石病医院logo 大连结石病医院 (大连结石病医院排名,大连结石病医院预约挂号,大连结石病专科医院)

肝外胆管结石发病机制

2023-12-21 18:18:50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肝外胆管结石的形成可能与胆汁淤积、胆道狭窄、寄生虫感染、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病因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分泌过多或者排泄不畅,导致胆汁在胆管中积累。胆汁是帮助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当其在胆管内滞留时,易形成结晶并逐渐钙化成为结石。对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肝外胆管结石,可以考虑应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溶石治疗。
2.胆道狭窄
胆道狭窄指胆管壁受到炎症、肿瘤等病变侵袭而出现管腔变窄的情况,此时胆汁流通受阻,容易形成胆管内压力增高和胆汁滞留,进而促进胆石形成。针对胆道狭窄所致的肝外胆管结石,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TC)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治疗。
3.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胆管炎,引起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继而导致胆汁流动受阻,增加胆石形成的概率。若由寄生虫感染引起肝外胆管结石,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
4.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胆管末端呈囊状扩张,会导致胆汁排出不畅,从而诱发胆石形成。对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引起的肝外胆管结石,通常需采取手术治疗,如囊肿引流术或囊肿切除术。
5.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降低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增加胆管炎的发生风险,进而促使胆石形成。如果确诊为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胆管炎,建议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同时加强肝脏保护,如遵医嘱服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
患者应注意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方式评估胆管状况。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脂饮食,以减少胆汁淤积的风险。

2023-12-21

肝外胆管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淤积、胆道狭窄、肝内胆管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以及寄生虫感染等病因有关,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分泌过多或者排泄不畅,导致胆汁在胆囊和胆管中积累。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可以帮助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利用。当胆汁淤积时,会导致胆汁浓度升高,进而形成结晶体,最终形成胆石。对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胆管结石,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溶石治疗。
2.胆道狭窄
胆道狭窄是由于胆管壁受到炎症、肿瘤压迫等病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管腔变窄的情况。这使得胆汁流动受阻,胆汁不能顺利流入肠道,从而引起胆汁淤积。胆汁淤积后,胆盐浓度增高,钙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加,易形成胆石。针对胆道狭窄所致的胆管结石,可采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来缓解梗阻。
3.肝内胆管炎
肝内胆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内部胆管发炎,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纤维化,进而影响胆汁的正常排出,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胆石。对于肝内胆管炎引起的胆管结石,抗生素治疗是首选方案,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4.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其特征为胆管呈囊状或梭形扩张,常伴有胆汁淤积。这种病变使胆汁流通不畅,容易形成胆石。对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伴随的胆管结石,手术切除病变胆管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5.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可能引起胆管炎症和水肿,导致胆汁流动受阻,进而促进胆石形成。若胆管结石由寄生虫感染引起,则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胆管造影以评估病情变化,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摄入高脂食物,以减少胆汁淤积的风险。

2023-12-28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结石病 经常有结石是什么原因 肾石病尿路结石 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专家团队更多
  • 冯超东 医师 冯超东 医师

    擅长:结石病,结石是怎样形成的,肾结石肾石,胆绞痛,

  • 卢明尤 主治医生 卢明尤 主治医生

    擅长:结石病,结石怎么形成的?,腹胀胆绞痛,泌尿道狭窄,

  • 卢旭海 主治医生 卢旭海 主治医生

    擅长:结石病,尿痛,肾积水射精疼,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