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重庆巫山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巫山肝病科医院logo 巫山肝病科医院 (巫山肝病科医院排名,巫山肝病科医院预约挂号,巫山肝病科专科医院)

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2023-12-15 07:16:45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较多,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常见的有干扰素类、核苷类似物、非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及拉米夫定等。
1.干扰素: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应答和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抗体来发挥抗病毒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肌肉关节疼痛、皮疹、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外,长期使用干扰素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月经周期、导致白细胞减少等。
2.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以及替诺福韦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而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病毒疗效。但部分患者在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并且还有可能导致肌酐水平升高、乳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3.非核苷类似物:主要包括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以及恩替卡韦透皮贴剂等,其药效机制与核苷类似物相似,但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有所不同。常见副作用包括乏力、恶心、尿色加深等,少数患者还会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现象。
4.恩替卡韦:该药属于一种强效、广谱的抗乙肝病毒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促进肝细胞修复。不过,个别患者在用药期间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同时也会引发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5.拉米夫定:此药的主要成分是拉米夫定,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然而,长期使用拉米夫定会导致耐药性的发生,从而影响到抗病毒的效果。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监测以确保疗效。
总之,不同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会有不同的副作用,所以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如有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

2023-12-15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较多,常见的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非核苷酸类似物等,不同类型的抗病毒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也有所不同。
1.干扰素:常用的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α2a,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寒战、肌肉关节疼痛、头痛、乏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但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若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处理。
2.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恩替卡韦片等,此类药物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长期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肌痛、下肢水肿、腹胀、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进行调整。
3.非核苷酸类似物:如艾米替诺福韦片、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该类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较少见肌无力、低磷血症以及乳酸性酸中毒的情况发生。通常情况下,遵医嘱规范使用此药物,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并改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进展。
4.其他:利巴韦林颗粒、胸腺肽胶囊等也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其中利巴韦林颗粒可能会引起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皮疹等不良反应;而胸腺肽胶囊可能引发恶心、腹泻、失眠等现象。因此,在服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具体的表现也会有所区别。对于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来说,还需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于了解病情发展变化。

2023-12-22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胶囊、拉米夫定片等。上述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肌肉疼痛、关节痛、流感样症状、头痛、乏力、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皮疹、转氨酶升高、乳酸性酸中毒、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
1.干扰素:适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坏死,改善肝功能异常。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局部刺激症状,如红肿热痛;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低热、寒战、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2.核苷类化合物:此类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恩替卡韦胶囊等,通过特异性地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去,从而发挥抑菌作用。常见副作用为头晕、头痛、失眠、疲劳、抑郁、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瘙痒、荨麻疹等,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
3.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制剂: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毒性,还可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
4.替诺福韦酯:该药能选择性抑制HBV DNA多聚酶,阻断病毒的复制周期,对正常细胞DNA多聚酶无明显抑制作用。常见的副作用为肾功能损害、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骨骼病变等。
5.恩替卡韦分散片:属于一种强效、高效、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其机制在于抑制乙肝病毒的聚合酶,阻止病毒的复制。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肌酐水平升高等。
此外,对于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期间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还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例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此,在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综合评估,并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盲目滥用造成严重后果。

2023-12-29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目前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较多,常见的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非诺托溴铵等。
1.干扰素: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抑制和清除体内的病毒。但是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低热、乏力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引起血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2.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恩替卡韦胶囊等药物,此类药物可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合成,并促进细胞对病毒的清除。但长期服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肌无力等不适症状。
3.非诺托溴铵: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抑制多种病毒的作用。其常见不良反应为高钾血症、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
4.其他:利巴韦林颗粒、胸腺肽肠溶片等也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应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并结合医生的意见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制定。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抗病毒药物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有不适应尽快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2024-01-05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肝病 抗HBc 抗-HBc抗HBV 抗HCV
专家团队更多
  • 陈翊弟 医师 陈翊弟 医师

    擅长:肝病,肝脏缩小,黄疸性肝炎急性肝炎,抗HBc,

  • 刘钢哥 主治医生 刘钢哥 主治医生

    擅长:肝病,抗HBV,抗HCV免疫性肝炎,轻度肝硬化,

  • 徐静舟 医师 徐静舟 医师

    擅长:肝病,药物性肝炎,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